本文目录导读:
2025年暑期档,随着《庆余年》第三季的热播,这部现象级古装权谋剧再次掀起全民追剧狂潮,而在这场流量盛宴中,西瓜视频凭借一系列创新运营策略,成功将“庆余年”这一IP的热度转化为平台增长引擎,从二创生态到互动玩法,从内容变现到用户粘性提升,这场跨界合作不仅为影视宣发提供了新范式,更揭示了短视频平台如何借力经典IP实现双赢。
爆款IP的短视频化:解构与重构
《庆余年》的剧情张力、人物魅力和权谋伏笔,天然适合短视频的二度创作,西瓜视频通过三大策略放大这一优势:
-
“名场面切片”精准引流
范闲诗会背诗、庆帝权术博弈、陈萍萍轮椅上的复仇等经典片段被切割成15-60秒的“高光时刻”,配合“#庆余年名场面挑战”话题,单条播放量最高突破5000万,范闲与庄墨韩的“朝堂斗诗”片段通过AI字幕+动态特效强化戏剧冲突,成为用户转发率最高的内容之一。 -
深度解读类内容破圈
平台邀请原著作者猫腻、编剧王倦等主创入驻,推出“《庆余年》未公开伏笔”系列专栏,结合弹幕互动解密剧情细节,影视UP主“小师妹侃剧社”通过对比小说与剧集的改编差异,单期视频收获120万点赞,带动原著电子书在西瓜读书板块销量增长300%。 -
跨界混搭激发创意
“庆余年+职场”的衍生内容成为黑马:有UP主将范闲的谈判技巧剪辑成《3分钟学沟通》,另一团队用“五竹的沉默哲学”解读现代人际关系,甚至衍生出“庆帝管理学”等趣味知识付费课程,这种“古为今用”的创意,让IP突破古装剧受众边界,吸引职场青年和知识爱好者。
技术赋能互动:从“看剧”到“玩剧”
西瓜视频依托字节跳动的技术优势,推出多项沉浸式玩法:
- AI换脸合拍:用户可一键替换剧中角色,与张若昀“对戏”背诗,或化身言冰云参与刺杀剧情,该功能上线首周参与量超200万人次,相关模板登上热点榜TOP3。
- 互动投票剧透:在关键剧情节点(如“言冰云是否黑化”)设置分支选项,用户投票结果直接影响官方发布的“平行结局”彩蛋,极大提升追剧参与感。
- 虚拟直播演唱会:借助虚拟偶像技术,李沁(林婉儿扮演者)的“古风AI分身”在西瓜视频直播演唱剧中插曲《余年》,观众通过弹幕点歌触发实时特效,直播间同时在线人数破百万。
商业变现的“三级火箭”
-
流量分成+内容电商
二创视频通过平台广告分润获得收益,头部创作者单月收入可达10万+,西瓜视频打通抖音电商,推出“庆余年联名款”折扇、剧中同款“内库账本”手账等周边,GMV累计破亿。 -
品牌定制营销
古风茶饮品牌“茶颜悦色”联合推出“范闲同款桂花酿”,在剧情高潮集投放贴片广告,配合达人探店短视频,线下销量环比增长45%。 -
IP长效运营
西瓜视频开设“庆余年宇宙”专区,聚合剧集、有声书、漫画等多形态内容,并启动“民间高手改编计划”,鼓励用户创作番外小剧场,优秀作品有机会被官方收录为“平行世界”正史。
争议与启示:IP开发的边界探索
尽管成绩亮眼,争议也随之而来:部分二创视频为博流量过度曲解原著,如“庆帝是穿越者”的阴谋论解读引发原著粉抗议;AI换脸技术也面临肖像权争议,对此,西瓜视频推出“原创度识别系统”,通过AI标注非官方内容,并与版权方共建创作规范。
《庆余年》与西瓜视频的合作,标志着影视IP运营从“单向输出”迈向“全民共创”时代,当90秒的短视频能撬动千万级流量,当观众从消费者变为参与者,内容产业的玩法正在被重新定义,如何平衡创意自由与IP内核,如何将短期热度转化为长期价值,仍是所有平台与IP持有者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。
(全文约1580字)